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优势
公益创业是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通过提高公共需求服务的效率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我国各级政府、高校及其他组织积极关注青年公益创业,初步形成青年公益创业的项目、技术、金融支撑平台,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校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公益创业团队通过统筹高校、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等社会公益链资源优化公益服务模式。政府、高校、市场的互动关系对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成长具有显著影响。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成长的影响因素
1.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和多元化资源扶持
一方面,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难以注册成为有资质的社会团体,而注册成为小微企业则难以享受非营利性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加重了运营负担。政府放宽公益项目准入“门槛”,明确公益创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助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注册和运营。另一方面,公益创业组织通常规模小、资源匮乏、融资能力弱、商业运作能力差,近八成的青年公益创业者希望获得政府持续的资金支持。政府对公益创业组织的产品及服务进行公共采购,可以增强其生存能力。因此,政府多元化的资源扶持是公益创业组织持续稳定成长的最大保障。
2.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平台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第一阵地。公益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且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高校创业教育绩效观念和建立评价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高校搭建公益创业孵化及管理平台,联合企业成立公益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建立公益创业集群、培育公益组织、孵化公益项目等措施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及公益创业孵化机构提供孵化服务
当前国内许多非政府组织成立了非营利性公益创业孵化器,为被孵化组织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技术、咨询服务、市场信息等支持,帮助公益创业组织解决发展初期融资难、市场开发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国内许多知名企业成立了公益创业机构,如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等,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资源、咨询服务、创业培训和社会实践岗位,资助校内大学生的优秀公益创业项目,调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热情。
4.市场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公益企业面对的市场主要包括公共产品市场和商业产品市场,二者呈现部分交叉或者不交叉的状态。一方面,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是公益创业的出发点,公共产品市场是公益创业项目存在的根本,公益创业组织对公共产品市场需求的满足有助于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增强其生存能力,公益创业项目的产品及服务形式随着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另一方面,来自商业产品市场的收益能够为公益创业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因此,满足商业产品市场的需求是公益创业项目能够持续运营的条件。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成长的优势
1.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高校重视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
国家在管理体制中明确指出,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与创业、勤工与助学、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等,使彼此结合以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对困难大学生要加强资助力度,帮助其完成学业。教育中的公益创业是社会性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培养社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级党委都应该大力支持,给予培养经费,而且要积极地给予鼓励。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为先导,公益创业实践能培养大学生的职场能力、社会良知和责任感以及沟通合作能力。公益创业可以成为“创意+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而不仅仅是普通的公益实践。可以说,以公益为目的整合人才培养链条,使公益创业承载了更多的人才培养使命。
2.大学生参与人数较多,大学生志愿服务升级
各种公益组织在大学里举办的较多,而且在大学社团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公益创业教育的引导下,有很多公益活动能在学生的自我组织下完成,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力,绝不亚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另外,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要是考虑组织的公益性,获取的报酬比社会人员要低。对于现在的“90后”和“00后”大学生公益主体来说,市场化的公益行为更加符合他们的价值标准,因此更具有吸引力。在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创业已经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公益事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团结、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作为感受社会思潮最为敏锐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几乎是时代必然。
3.限制因素较少,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公益组织相对于社会公益组织比较灵活,而且相对容易管理。在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比赛过程中,能够吸引大量的资助资金帮助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落地;同时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益组织中,且设置加入的“门槛”低,更有利于组织的运行与发展。
数据显示,2011—2020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10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7603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较2021年增加16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广大青年学子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加入创业的队伍中。公益创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社会产业,由于服务难以像商品一样进行标准量化,组织规模扩张很受局限。这恰恰给解决就业带来巨大契机。中国社会公益领域就业的潜力巨大,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业市场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