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可行性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企业无疑是一支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力量,企业对公益创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政府出台大量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帮扶、实施公益活动,促进公益创业。企业对公益创业实践的推广在近几年也迅猛发展,比如,联想集团、谷歌集团、零点集团等近年来积极探索扶持青少年的公益创业。如2007年就开始探索公益创投的联想集团,在2010年携手旅游卫视和腾讯网启动了大规模的“感爱心创未来”的“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同时联想之星公益创业培训班培育科技型创业人才,扶持初创企业。谷歌集团2008—2012年举办的第一届到第五届“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全国累计有1953所高校的75500多支团队提交创意参与了大赛,覆盖了中国大陆98%的本科院校和80%的专科院校,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支持。零点集团启动了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和“黑苹果青年”计划,对大学生的公益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培训等技术支持。这些企业的各种活动大大推动了公益创业的发展。大学生可利用这方面资源,为自己的创业活动选择另一条前进道路。
(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诉求
作为社会单元,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19世纪30年代工业时期背景下的美国,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出现一系列污染等问题,损害社会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由此诞生。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来源于英文的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CSR。虽经过国内外的多重研究与学者讨论,依然无法对它进行精准定义。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CSR理念:企业在维护股东权益的同时,还应对员工、环境、社会等主体承担社会义务。包括产品质量的安全、商业上的道德行为、保护雇员权益等诸多方面。此外,还有一种比较被学术界认同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追求股东的利润外,也应考虑那些与企业实现目标中存在相互影响的多方利益相关人的利益。
(二)企业涉足公益慈善领域已渐成常态
当前,企业涉足公益慈善领域已渐成常态,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均设有日常管理机构和专项基金,用以支持甚至直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公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国有企业都是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主力军。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的持续发布,充分反映了企业希望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而及时的沟通。目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为主,但这些公司的税费占企业社会总贡献的绝大部分,这也就限制了企业开展公益慈善捐赠的活动空间,因而很多企业转而直接和公益慈善组织合作开展社会活动。如宝洁中国公司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完成了对希望小学的支持,汇丰银行则和地球观察等环保组织合作进行了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计划的活动。这些企业不仅直接出资,而且还派遣自己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另外,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公益融合进企业的日常经济行为中,如阿里巴巴公司就在其淘宝购物网站上公开设置公益室贝,每成交一笔就实现一次捐助,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三)企业对公益创业的发展实践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使得企业界开始普遍关注社会问题:一方面,企业开始从盈利中抽出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参与志愿者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潮,而且有的甚至投身第三部门,成为新一代的公益创业人员。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一方面可以给公益创业组织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是公益创业组织志愿者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