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离子键理论

7.1 离子键理论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W.Kossel)根据稀有气体具有稳定结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该理论认为,电离能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子亲和能大的活泼非金属原子相互接近,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两种原子分别变成具有稀有气体稳定电子结构的正、负离子,异号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了分子。正离子与负离子间的这种静电吸引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ionic bond),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型化合物(ionic com-pound)。例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除Be外)的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