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
2025年09月17日
8.1.2 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
1.配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配合物的化学式应遵循两条原则:
(1)阳离子写在前,阴离子写在后。
(2)配位单元的化学式,先列出形成体的元素符号,再依次列出阴离子和中性配体;无机配体列在前面,有机配体列在后面,将整个配位单元的化学式括在方括号内。在括号内同类配体的次序,以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次序为准。例如NH3、H2O两种中性分子配体的配位原子分别为N原子和O原子,因而NH3写在H2O之前。
2.配合物的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方法遵循一般无机物的命名原则: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若为配位阳离子化合物,则叫做某化某或某酸某。若为配位阴离子化合物,则在配位阴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酸”字连接;若外界为氢离子,则在配位阴离子之后缀以“酸”字。
配位单元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命名: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形成体→(氧化数,罗马数字)。
如果含有两个配位体,配位名称之间用“·”隔开。
配位体名称注意以下两点:
(1)带倍数词头的无机含氧酸根阴离子配体:命名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如:(三磷酸根)。有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即使不含倍数词头,但含有一个以上代酸原子,也要用括号,如:(硫代硫酸根)。
(2)有些配位体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由于配位原子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另外,某些分子或基团,作配体后读法上有所改变,例如配体ONO-(O为配位原子)称为亚硝酸根,而(N为配位原子)称为硝基;SCN-(S为配位原子)称为硫氰酸根,而NCS-(N为配位原子)称为异硫氰酸根;CO称为羰基、OH-称为羟基等。表8.2所示为一些配合物的化学式、系统命名示例。
表8.2 一些配合物的化学式、系统命名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