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来历
谈电影导演,就先谈谈导演的来历。电影是外来的形式,中国的国产电影至今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导演”这一词也是外来语,中国最早用“导演”二字的是陆洁(1894—1967),在1920年前后,他从英文Director翻译了这两个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导演,就是指导整个演出。我觉得这两个字用得比较好,比日本影片用“监督”还贴切些。

再讲讲导演这个工种所起的作用。过去美国的导演是受制于资本家的,在好莱坞,大制片人准备拍某一部影片,就去选一个导演,导演受制片人的严格控制,因为是有了剧本才去找导演的,所以导演没有选择剧本的余地。演员也是这样,总是选最有号召力的明星来饰演角色,甚至在后期工作的剪辑台上,导演也是没有自主权的,这是当时好莱坞八大公司的情况。战后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开始,导演的权力开始慢慢扩大。好莱坞后来受电视发展的影响,八大公司也都衰弱了,现在还有一些公司存在,但制片方法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了。现在美国有很多独立制片人,很多导演本身也就是制片人。所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导演的作用、权力逐步扩大。从现在的西欧、美国来看,导演的作用更大。从摄制组讲,导演主要起了组织者和中心的作用,这点是不容怀疑的。我这样讲丝毫不是忽视、贬低剧本或剧作者。拍摄一部影片,文学是基础,剧本的好坏也常常决定一部影片的成败。当然一个称职的导演能把剧本搞得更好些,但最主要的还是剧本本身的基础。就如一棵树一样,根扎得越深,枝叶也就越繁茂。但从摄制组、影片的摄制过程来讲,导演是中心。孙瑜同志在1957年提出“导演中心”,结果受到了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更把“导演中心”作为文艺黑线的内容之一来进行批判。但我们从整个创作生产过程看,电影与大工业生产关系较密切,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总要有一个人作为创作生产的核心,这个人应该就是导演,这是由他工作性质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