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导演引领我进摄影棚

桑弧导演引领我进摄影棚 [1]

黄蜀芹

几十年来,在我心目中的桑弧导演,永远是那么儒雅、谦和与善良的一位长者,想起他,心中总有一股暖流涌动。

20世纪40年代中,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新起一批私营电影厂,有好几家就设在徐家汇三角地(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其中就有“文华影业公司”。我父亲黄佐临和桑弧导演都是“文华”骨干,也是好朋友。桑导担纲拍摄公司的头一部片子《不了情》,快要开机了,剧中一个小女孩还没找到合适人选。桑导要求她会弹点钢琴,又正在换牙,会说国语(当时全是同期录音)。记得有天傍晚,爸爸回家问我:“你愿不愿拍电影?”我摇头。父亲又说:“想不想今晚跟我出去吃饭?”我马上点头。父亲追了一句:“肯拍电影的人才能出去吃饭。”我又点头。在饭局上,有人给我介绍:“这是导演叔叔。”我直直地望着这位笑眯眯的大眼睛叔叔,并不明白导演是干什么的。人家又介绍说:这位是戏里的爹(刘琼),这位是你的家庭教师(陈燕燕)。一个那么帅,一个那么美,我就情不自禁笑了起来——露出了嘴里缺颗牙的黑洞洞。我当时小学一年级,正在换牙。这时只听导演叔叔用他特有的嗓音笑道:“崭咯,崭咯!”(上海方言)大家哄笑起来,就这么着,我被确认了。

正式开拍了。桑弧导演领我走进了摄影棚,我在照明灯与景片之间钻来钻去,十分开心。但到了镜头前,每次导演叔叔叫我“侬笑笑——”我却总绷着脸,认定不能再次“上当”,不能露出缺牙的黑洞,不能露“丑”……直到几十年后我自己当了导演,知道其中的艰辛了,回想起这件事,内心总是对桑导充满了愧疚:一位年轻导演(桑导那时也才30岁)拍处女作有多不易啊,我帮不了忙还添乱!太对不起桑弧导演了。我曾对人说:“要是现在我碰到这样的小孩,非揍不可……”

桑弧(左)与刘琼、黄蜀芹

桑弧导演的善良宽容,体现了一股浓浓的文人气。后来,桑导拍了《祝福》、《子夜》等许多优秀影片,作品如其人,也始终透出一股浓浓的文人气。这是被称为第二代导演的这一群体的共性,桑弧导演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由一位谦谦君子走进文坛,再步入影坛,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气质:细腻、委婉、幽默的文气。今天,我之所以说出这些感想,只是想到,除了霸与痞,我们还曾有过完全不同的电影气质,每代电影人都会为中国电影留下一份可贵的财富。为此,我们会永远怀念桑弧导演。

【注释】

[1]原载《上影画报》,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