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三、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子夜》围绕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最后以吴荪甫的失败而告终,从而揭示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旧中国,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其结果必然是民族工商业屈服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中国工农大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斗争,推翻三座大山,这是中国的唯一前途和希望。当然,作者不是用直接的语言讲出这一番话的,而是通过塑造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来暗示这个主题思想的。

《子夜》描写的是1930年的时代,距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大部分同志特别是年轻人,不可能有直接的感受。通过把《子夜》搬上银幕,使广大青少年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民族工业也不可能得到发展,从而领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激发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四化”的革命热情。因此,今天拍《子夜》,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