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冲突与风格样式
既然称为喜剧,不管是轻喜剧、讽刺喜剧或闹剧,总要有引人发笑的内容。《邮缘》是靠什么来引人发笑的呢?或者说,影片里的人物是围绕着什么矛盾冲突来展开喜剧纠葛的呢?
这部影片的矛盾冲突主要有两对。一对是在丁大森和女邮递员周芹之间展开的。开始,丁大森无视自己的不学无术,却想在周芹面前装出是个集邮的行家,弄得洋相百出,狼狈不堪。观众笑丁大森的浅薄无知,笑过之后,联想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古训,自己也受到教益。周芹批评丁大森“不懂装懂已经很不好,骗人、不诚实,就更不好”。这句话虽然比较尖锐,却是出于肺腑的热情规劝。后来,送挂号信的一场戏,丁大森弄巧成拙,又搞得很狼狈。这是由小豆的自作聪明,给大森出谋划策所惹起的。其所以可笑,仍是前面的矛盾的发展。在智力竞赛中,丁大森被老韩硬推上台,冒充代表,大家都认为他滥竽充数,又要大出洋相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他居然对答如流,扭转了永嘉厂的败局,成了胜利的英雄。这一下丁大森又沾沾自喜,头脑发热,在周芹面前飘飘然起来。不料周芹反而批评他侥幸取胜,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丝毫不值得骄傲。丁大森满以为将听到周芹的一番赞扬,万万没想到周芹泼了他一瓢冷水。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迁怒于周芹,而是真心诚意地接受她的劝告:“要拿出点牛劲来,好好学点什么,不要再做迷途的羔羊了。”这也正是丁大森的可爱之处。戏的结局,周芹发现“牛不羊”原来就是丁大森,她送他到夜校去学习。顺理成章,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前景。
另一对矛盾冲突是在丁母和丁慧娟母女之间展开的。丁慧娟要想回到她男朋友那里去,而丁母却千方百计不让她去,要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丁大森和周芹也卷进了这一矛盾冲突。后来,由于周芹弄清了真相,丁母也受到了事实的教育,她终于改变初衷,同意女儿“似曾相识燕归来”,飞到高强工作的牧场去当小学教师了。丁母和女儿的矛盾及其解决,表达了影片的第二主题:“青年人应该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这个主题也是通过一系列戏剧情节来体现,而不是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来表达的。
构成以上两对矛盾冲突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我们周围的平凡的人和事。我们决定这部影片的风格样式是轻喜剧,也不妨叫它“生活喜剧”,而不是闹剧、讽刺喜剧或怪诞喜剧。另外,这个戏也包含一点正剧的成分,例如丁慧娟与高强通信的场面,就没有什么喜剧味道。因此,《邮缘》的风格样式,可说是“含有若干正剧因素的生活轻喜剧”,这个名称也许有点拗口,却是符合剧本的实际情况的。也因此,我希望整个影片的风格,愈接近生活愈好,而不要有什么矫揉造作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