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人物的理解

五、对人物的理解

吴荪甫: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民族资本家,他去过欧美,学习了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的方法,他雄心勃勃,有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抱负和理想。他苦心经营裕华丝厂,同时组织益中信托公司,盘进八个小厂,又用狠毒的手段吞并了朱吟秋的丝厂。正如他对杜竹斋所说:“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当赵伯韬要和他合作做公债投机买卖时,他也欣然同意,企图从中获利,以便有更雄厚的资本来发展民族工业,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冒险精神。他在和赵伯韬的搏斗中,尽管耍弄手腕收买了徐曼丽,进行顽强挣扎,但最后仍败在赵伯韬手里。他精明能干,手腕灵活,收买了屠维岳,提升他为总管事,企图通过他来压榨工人。吴荪甫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集中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为了弥补公债投机市场上的损失,加紧了对工人的剥削,当工人阶级起来反抗、进行罢工时,他竟然动用反动军警来镇压工人,将朱桂英、陈月娥等工人中的中坚分子抓起来关进监牢。

吴荪甫是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他身受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但他自己又压迫小企业资本家,同时他又残酷剥削工人,把自己在投机市场上的损失转嫁到工人身上。由于他具有特殊的典型性,因此就要抓住吴荪甫的主要性格特征:精明强悍、反应敏捷、举止洒脱。

赵伯韬:是吴荪甫的对立面,是一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他依靠英国资本主义的势力,扮演了一个帝国主义掮客的角色。他操纵公债市场,吞并民族工业,使之买办化。他生活骄奢淫逸,是一个摧残女性的恶魔。他手段毒辣,和吴荪甫组织秘密“多头”公司,先给点甜头,反过来耍手段挤垮吴荪甫,最后让吴荪甫在公债投机买卖中彻底失败,以致破产。赵伯韬这个形象的塑造,不要仅从外形去抓他的歹毒的特征,更多的是要去挖掘他内心凶残、粗野和流氓的本性。

林佩瑶:她受过高等教育,举止文雅。在学生时代与雷鸣热恋过,当后来她与雷鸣重逢时,激起她对青年时代的爱情的回忆。她对雷鸣始终抱有好感。她和吴荪甫的结合,是缺乏爱情基础的,所以婚后并不幸福。但她又十分软弱,因此她生活空虚,非常苦闷、忧郁。

林佩姗:是当时女学生的典型。政治上幼稚,但富于幻想。例如她和范博文争论如何消除工人的罢工,她相信国外的某种经济理论,认为只有使工人手中握有股票,才能消除罢工。她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因此她不愿做赵伯韬家的少奶奶,也不想做雷参谋的夫人,而是与自己相爱的范博文一起出走了。

雷鸣:他在“五卅”时也是个革命青年,曾经满腔热情地进入黄埔军官学校,参加了北伐,但在戏中出现时,思想上已反动。后来,他从内战前线溜到了上海,从事公债市场上的投机买卖。他生活腐化,善于玩弄女性。他利用林佩瑶对他的一片痴心,花言巧语,骗取她的爱情,而玩赏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范博文:是一个穷学生,也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具有一定革命倾向的青年。他对封建势力无比痛恨,把吴老太爷比作坟墓中古老的僵尸,还说:“我仿佛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很快地在那里风化了!”这实际上是说中国革命快要成功,不过是用形象化的语言。他狂热地追求林佩姗。他和林佩姗不屈服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力,终于鼓起勇气,两人一起离开了上海。

杜竹斋:金融资本家。好利多疑,为了金钱,可以六亲不认。当他看到吴荪甫场面拉得太大、资金周转不灵时,觉得这样和赵伯韬斗下去很危险。在吴荪甫要他凑出五十万来做空头时,他就没答应,心里想:“和赵伯韬斗法太危险了,冒险的事情我坚决不干,对不起,我只好打退堂鼓了。”他便退出了益中信托公司。在吴荪甫和赵伯韬进行搏斗的最紧急关头,他投向赵伯韬的一边,乘公债价格下跌时扒进,给吴荪甫以致命的打击。

徐曼丽:上流社会的高等交际花。她手腕灵活,善于观察、善于变化。不管在什么场合,她的出现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能应付自如。她时而倒向赵伯韬,时而倒向吴荪甫,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金钱和享受。对这个人物不能简单地表演为搔首弄姿、忸怩作态,而是要挖掘她性格特征中的典型动作。比如她的眼神就与一般女人不同,善于鉴貌辨色,始终让人感觉她的眉毛、眼睛都能说话

屠维岳:机警、精干、伪善是他的性格特征。他泄露了吴荪甫要削减工资的消息,这使吴荪甫大为恼火,召他来训话。但他并不惊慌失措,最后吴荪甫没收了他的铜牌子,开除了他,他仍非常镇静,因此得到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成为吴荪甫的忠实走狗。他善于伪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处处替工人着想的样子,以此来欺骗工人。同时他又指使军警镇压工人的罢工运动,并利用黄色工会破坏工人内部的团结,成为吴荪甫手下得力的鹰犬。

冯云卿:地主。他为了躲避农民的革命运动,带着剥削农民的钱财逃到上海,投身公债市场。由于他在公债市场上的失利,为了翻本,他听从何慎庵的劝告,利用“美人计”,不惜将自己亲生女儿出卖给赵伯韬。这与他经常夸耀自己“诗礼传家”是一个很大的讽刺。这也就深刻地揭示了他虚伪、无耻的本质。他最后因投机失败而自杀,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冯眉卿:年轻幼稚,本来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姑娘。但由于她父亲为了在公债市场上翻本赚钱,便给予她具体“指导”,加上她爱慕虚荣,使她终于落入赵伯韬之手。但她不是主动堕落,而是意志薄弱误入歧途,从这点上讲她又是可怜的,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周仲伟:光大火柴厂老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火柴厂当然也不可能发展。由于资金短缺,又受到洋货排挤,其命运必然走向买办化。他和一般民族资本家一样,具有两面性,但是他又和吴荪甫不同。周仲伟除了是一个小型企业家外,他更熟悉上海滩“九流三教”那一套。他具有油滑和“就地打滚”的特长,这在火柴厂工人到他家去闹事的那一场戏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桂英:丝厂女工。其性格既质朴、内秀,又倔强、耿直。对屠维岳的威胁利诱,她都坚决拒绝。在罢工运动中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最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她和金和尚相爱。当她在狱中听到金和尚淹死的消息后,当场昏厥过去,这也充分表现了她对金和尚的真挚的爱情。

金和尚:火柴厂工人。性格热情、刚毅。他生活虽然艰苦,但对朱桂英的贫困生活给予无私的帮助,体现了劳动人民之间阶级友爱的美好情操。他和朱桂英一样,是罢工斗争中的一员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