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片的矛盾冲突
贯穿《子夜》的矛盾冲突的主线,是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尖锐斗争。
吴荪甫为了在公债市场上获取盈利,作为发展工业的资金,于是和赵伯韬合作做公债。开始赵伯韬也给吴荪甫一点甜头,企图对吴荪甫进行控制。但吴荪甫富有冒险精神,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壮志。他一方面开办益中信托公司,盘进八个小厂,同时想方设法吞并朱吟秋的丝厂,这时赵伯韬便加以阻挠破坏。赵伯韬企图派亲信尚仲礼去益中信托公司担任总经理,遭到吴荪甫的拒绝,于是赵伯韬的经济封锁也跟着来了。吴荪甫由于摊子铺得太大,资金周转不灵,赵伯韬趁机提出放款给吴荪甫,但要益中信托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这当然使吴荪甫无法接受,决心与赵伯韬拼个你死我活。但赵伯韬有英国金融财团做后台,资力雄厚,加上杜竹斋的倒戈,最后吴荪甫终于败在赵伯韬手里,走向了破产的深渊。
围绕吴荪甫和赵伯韬这条主线,包括民族资本家内部的矛盾。吴荪甫想尽办法挤垮朱吟秋的丝厂,把他所囤积的大量干茧变为己有,这也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内部大鱼吃小鱼的倾轧和斗争。
其次是民族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影片一条主要的副线。吴荪甫由于在公债投机市场上受到了重大损失,便通过进一步压榨工人来弥补。为了达到目的,他采取了延长工时、削减工资、开除工人、收买工贼、动用反动军警等一系列手段来剥削和镇压工人。以朱桂英、陈月娥为代表的广大工人群众起来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罢工斗争。但由于资本家和反动军警的镇压,加上当时地下党领导上的盲动主义,以及工人群众缺乏斗争的经验,因此罢工失败,但工人大众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影片中还有另一条副线:民族资产阶级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这包括吴荪甫与杜竹斋、吴荪甫与林佩瑶、林佩瑶与雷鸣、林佩姗与范博文……通过他们之间的纠葛和冲突,观众可以增进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和剖析能力。
影片中的两条副线是与主线紧密相关的,揭示了当时社会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也是为烘托主线、阐明主题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