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币形态
货币形态也称货币形式,是指以什么货币材料(币材)来充当货币。关于货币的材料,从表面上看,这好像取决于统治阶级的主观想法,但从币材演化历史来看,则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流通的便利程度以及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纵观货币发展史,货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变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也叫商品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或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这种货币兼有货币和商品双重身份,其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发展的最初形态。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实物商品充当过货币,它们一般都是当时社会组织下最能代表财富的特殊商品,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农具、奴隶、盐、烟草等。但是许多实物货币都有不适合作为货币的特点,如本身使用价值的限制、不易分割、不易保存、不易携带、没有统一的价值表现标准等。因此实物形态货币必将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二)金属货币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金属货币严格来讲也属于实物货币,但它与以往的实物货币相比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等优点,最终成为通行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属货币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由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过程。但是金属作为货币也有它的不足,如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需求、大宗贸易不易携带、流通费用高等,于是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
(三)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职能的纸质货币。这种纸质货币不是足值货币,但是它有十足的贵金属做保证,随时可以兑换成贵金属,所以被人们普遍接受。典型的代用货币是可兑换的黄金券、银行券,他们和金属货币相比,有明显优点,如节省了铸造费用,避免了流通中的磨损、熔炼等问题,这使得它在货币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随着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黄金的储备和数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最终,纸币与黄金脱钩了。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高级形态。信用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政府纸币和银行存款是其主要形式。其中政府纸币是以国家政权为准备的、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表现为强制流通和不可兑换的特征。国家要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其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五)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的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它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信用货币结算的时间,加速了社会资金的周转,减少了现金和信用货币的使用量,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成为未来货币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