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资本金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不超过10%。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吸收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存款资金一般占到整个资金来源的70%左右。至于存款业务种类的划分,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就一般来讲,可将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大类。
(一)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又称支票存款,是一种可以由存款人随时开出支票提取或支付的存款。企业、个人、政府机关都能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开立这种存款账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繁,手续复杂,流动性强,并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当今世界绝大多数银行对活期存款不支付或仅支付少量的利息。美国在Q条例废除之前,则不允许商业银行为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尽管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流动性较强,但吸收活期存款对商业银行仍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1)吸收活期存款,可以取得短期的可用资金,用于银行短期的资产业务;(2)吸收活期存款可以取得一部分比较稳定的活期存款余额,用于中长期贷款和投资;(3)活期存款多用于转账而不是提现,由此使银行可以周转使用,并为后续银行进行信用扩张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4)吸收活期存款可以以此为桥梁扩大与存户之间的信用联系,争取客户、争取存款及扩大放款等。因此,活期存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对象和主要负债,各国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活期存款业务。
(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这种存款开户手续简便,存款时使用存款单,取款时凭银行签发的存款单。对银行而言,定期存款存期固定而且比较长,支取的频度小,从而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银行的长期贷款和投资有重要的意义。
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高于活期存款,开户手续又有极其简便,因而曾受到银行客户的欢迎。但这种存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存款利率受金融管理部门的限制,存户的收益性要求难以充分满足;二是定期存款的提取受约定期限的约束,流动性较差,存单的不可转让性则进一步削弱了它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广泛定期存款资金,创设了许多新型定期存款账户,如货币市场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三)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主要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储蓄存款往往也分为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两种。活期储蓄存款凭存折存取,不使用支票,手续比较简单。由于活期储蓄存款的存款人只需持存折即可向银行提款,是一种不稳定的存款,因而其利率水平较低。但因为它的稳定性要高于一般活期存款,可以成为银行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定期储蓄存款类似于定期存款,预先约定期限,利率比活期储蓄高。储蓄存款的存户一般限于个人和非营利组织。近年来,已逐步放宽到营利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