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公开型通货膨胀是指引起通货膨胀的动因不受限制地直接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形式。

(2)抑制型通货膨胀又称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受到价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不通过一般物价水平表现出来,而是以非价格方式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计划经济国家。

(二)根据通胀期间物价上涨速度不同

(1)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2)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3)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4)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5)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三)根据通货膨胀成因不同划分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根据凯恩斯理论,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会超过按现行价格可以得到的供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缺口,为了填平这一缺口则产生通货膨胀。无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还是国外需求,都会引起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它是指在不存在需求过度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生产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成本上升,总供给减少,在总需求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两种: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把由于工会的力量迫使生产者提高工人工资,从而提高供给成本,并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叫工资推进通货膨胀。他们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工资率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并引起轮番推动的物价“螺旋攀升”。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利用市场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所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商品供求决定商品价格,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在垄断和寡头市场上,为了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垄断企业和寡头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成本增长的速度,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3.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是把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即所说的“拉中有推,推中有拉”。在每次通货膨胀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均会不同程度地起作用,而且二者交织在一起,有时其中的一种起着更主要的作用,有时是另一种起更主要的作用。

4.结构型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一些部门日渐兴盛,而另一些部门则日趋衰弱,一部分需求将由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需求增加的部门,其工资物价自然会上升,但需求减少的部门,其工资、物价却未必下降。因此,由于短期中需求在部门之间的大规模转移,资源缺乏流动性,不能从需求下降部门流向需求扩张部门,以及工资和价格缺乏下降的弹性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也会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