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货币 价值形式 实物货币 信用货币 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汇票 支票 本票股票 债券 单利 复利

主要知识点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

(2)货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变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五个阶段。

(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4)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6)信用是指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为形式的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活动,它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

(7)信用形式,就是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信用形式也表现得多种多样,如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

(8)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

(9)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

(10)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社会再生产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