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内涵
2025年09月26日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内涵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对外货币收支情况的综合反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的定义是: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的是:
(1)一个经济(an economy)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
(2)这个经济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它与纪界上其他经济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
(3)无需偿还的单方面转移,以及会计处理上所需要的、平衡上述科目中的未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动而设置的对应科目。
在这个定义中,“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而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则是国内经济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范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居民”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或注册或逗留达一年及以上者,否则就是非居民。居民与非居民包括政府、个人、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因此,一个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其所在国的居民、是其母公司所在国的非居民。但有两点例外,一国的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是派出国的居民、所在国的非居民;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这个定义中的“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向另一个经济的转移,可以分为五类:(1)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如商品和劳务的输出和输入);(2)物物交换,商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换(如补偿贸易,易货贸易);(3)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如国际资本流动等);(4)无偿的、单方面的商品和劳务的转移(如无偿物质援助等);(5)无偿的、单方面的金融资产的转移(赠款、年金、汇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