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主体地位,是最早出现的金融机构。由于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上以短期存款为主,在资金运用上,主要是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偿性贷款。故此,人们称它为“商业银行”。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远远超出传统的范围,它的资金不仅可以来自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而且可以来自自身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它的资金运用不仅可通过短期、中期、长期贷款进行,而且可以通过发放信托贷款、办理租赁业务,购买各种有价债券以及其他中间业务和非信用业务。20世纪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商业银行已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金融百货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尤其是罗马,银行业就已经存在。货币兑换商从事金属货币的鉴定和兑换、货币的保管和汇兑业务。随着业主手中货币的大量聚集,贷款业务自然产生。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处于欧洲各国国际贸易的中心地位。在威尼斯和其他几个城市出现了从事存贷、汇兑业务的机构,它们经营贷款业务,但主要面向政府,并具有高利贷的性质。商人很难获得低利息的贷款。“银行”一词的起源就来自于意大利语Banca,意为商业交易所的桌子或长凳。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的银行。然而,近代银行经营的那种高利息、以政府为主要对象的贷款业务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建立能够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银行业。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建立起规模巨大的股份银行。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货币资金为对象的特殊企业。
(1)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如:必须具备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并达到管理部门所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必须照章纳税;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
(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不是生产流通领域,而是货币信用领域,商业银行不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其次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这一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各个部门,其存贷利差构成它的经营利润。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体现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1)调整贷款期限和数额。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多个存款人的短期零星存款,发放给少数贷款人形成长期贷款,金融机构利用大数定律,只需掌握少量的存款作为准备金就可以应付存款人的提款要求。
(2)降低交易成本,防范金融风险。融资的交易成本,即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融通资金花费的时间和费用。金融机构去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相当于一位专家所进行的一次性调查,其耗费要远远低于非专业人员进行的数次调查。而且金融机构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甄别贷款风险。
(3)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信用中介职能,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和居民储蓄资金转化为执行生产职能的资本,扩大了再生产规模。又通过金融市场的利益导向,把社会资金安排在市场最迫切、产出效益最好的经济部门。这种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社会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下得以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增长和协调发展。
2.支付中介职能
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工商银行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存款户办理与商品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金融服务,如代理客户支付、为客户兑付现金等。目前已成为工商企业、机关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员和支付代理人。
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省了社会流通费用,简化了交易结算过程,加速了货币资金的周转,提高了国民经济对资金的利用率。
3.信用创造职能
信用创造功能是指在现代货币制度条件下,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功能。商业银行利用其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非现金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新的存款,在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立即提取现金的情况下,就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基础货币的派生存款。
信用创造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降低了货币发行成本。当然这种信用业务的扩张也不是无限制的,它受银行现金准备状况和经济发展对信用规模的客观需要的制约。
4.金融服务职能
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5.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