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模型的推广

6.3 模型的推广

对评估模型的建立,本文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模型,并通过归一化处理,对相关系数进行比较而计算出每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函数的权重,并且利用Braess悖论模型出现变化的可能同实际多变生活相接轨。因此本文模型能够对一些数据量过少或者数据量部分缺失的事物进行评估,并且计算值的变化同生活实际值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奇志,聂永革.Braess悖论与交通系统流量分配优化模型[C]∥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1998:618-627.

[3]孙健.“菊儿胡同住区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4]李锦霞.日本幕张滨城住区的研究与启示[D].杭州:浙江大学,2005.

[5]郭跃华,陆志峰,王建宏.城市交叉路口汽车通行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0):5023-5026.

[6]李向鹏.城市交通拥堵对策——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4.

论文评析

周华任

本文思路简洁,条理清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每个小区进行开放前后的纵向比较以及各个小区的开放程度与通行能力的关系的横向比较,最后给出较为合理的建议。本文模型的评估没有仅仅通过所得计算结果的高低来确定某类指标的好坏,而是在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Braess悖论模型,得出事物在线性发展的情况下,由于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参与而在某一极值点会有回落的可能性,使得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结合实际生活,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建立指标权重矩阵时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模型,通过计算出各类指标同函数目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比值,再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出各类指标同目标函数的权重。通过建立相关性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步骤,从而减少因多次计算带来的误差影响,有利于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的缺点是在建立评估模型时所列举出的相关性指标不够充分,数据明显不足,方法没有怎么落到实处,显得文章单薄,说服力不够。如果能在此处加强,本文定会是一篇获全国奖的论文。

本文以北京菊儿胡同、上海石库门里弄、日本幕张滨城三个小区为实例,三个小区图文并茂,像一篇科普文章,读起来饶有兴趣!在这个方面最后单独拎出来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