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鸦椿子

野鸦椿子

【别名】鸡眼睛。

【基原】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Dippel的果实。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色,有纵裂纹,小枝、芽棕红色,枝叶揉搓后有异味。复叶,小叶7~11,小叶对生,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托叶线形,早落。圆锥花序顶生,花黄棕色。蓇葖果,紫红色,基部有宿存萼片及花瓣。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及灌丛中,产天平山、穹窿山、光福等地。分布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于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味甘,性温。归肝、胃、肾经。具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主治月经不调、疝痛、胃痛。

①治子宫脱垂:野鸦椿子6g,杜仲9g,续断9g。煎服。②治头痛:野鸦椿干果15~30g,外感酌加解表药,水煎服。③治寒疝腹痛:野鸦椿子(盐水炒)、荔枝核各9g,车前仁、小茴香各15g,猪腰子一副。水煎服。(《草药手册》)

野鸭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