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子
2025年08月10日
苦楝子
【别名】楝实、练实、金铃子、仁枣、楝子、石茱萸、楝树果、川楝树子、川楝实。
【基原】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有叶痕。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有钝锯齿、圆锥花序,花瓣淡紫色,倒卵状匙形。核果球形至椭圆形,种子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有小毒,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①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延胡索各30g。上为细末,每服6~9g,酒调下,温汤亦得。(《活法机要》)②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金铃子肉四十九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四十九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30g(炒)。上件除巴豆不用外,将二味为细末,每服6g,温酒调下,食前。(《杨氏家藏方》)③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疼痛:川楝子9g,小茴香1.5g,木香3g,淡吴茱萸3g。长流水煎服。(《医方简义》)④治小儿五疳:川楝子肉、川芎各等份。为末,猪胆汁丸。米饮下。(《摘元方》)⑤治耳有恶疮:苦楝子,捣,以绵裹塞耳内。(《圣惠方》)
脾胃虚寒者忌服。
苦 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