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

荔枝草

【别名】水羊耳、过冬青。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的全草。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有短柔毛。叶长圆形或披针形,表面皱褶,背面有腺点,两面有毛。轮伞花序有2~6花,组成顶生的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花冠紫色,外面有毛,筒内基部有毛环,中裂片最大,倒心形,两侧裂片近半圆形。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产各地。除新疆、甘肃、青海及西藏外几产全国各地。

6~7月割取地上部分,除尽泥土,扎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咳血,尿血,崩漏,痔疮出血,肾炎水肿,白浊,痢疾,痈肿疮毒,湿疹瘙痒,跌打损伤。

①治痔疮:鲜荔枝草阴干,五倍子剪小孔,荔枝草塞满湿纸包煨,每30g加轻粉6g、冰片1.2g,研末敷。(《陶君仁临证医验集》[4])②治咳血,吐血,尿血:鲜荔枝草根15g~30g,瘦猪肉60g。炖汤服。(《江西中草药学》)③治喉痛或生乳蛾:荔枝草捣烂,加米醋,绢包裹,缚箸头上,点入喉中数次。(《救生苦海》)

荔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