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2025年08月10日
竹叶椒
【别名】竹叶椒果。
【基原】为芸香科植物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果。
【形态特征】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雌花心皮2~4。蒴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丘陵、丛林或荒草中,产天平山、花山等地。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
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胃经。具温中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主胃脘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①治胃痛、牙痛:竹叶椒3~6g,山姜根9g。研末,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②治痧证腹痛:竹叶椒9~15g,水煎服;或研末,每次1.5~3g,黄酒送服。(《江西草药》)
竹叶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