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藿香

苏藿香

【别名】藿香、猫把、青茎薄荷、排香草、大叶薄荷、绿荷荷、野藿香、猫尾巴香。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us(fisch.Et Mey.)O.ktze.的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路边、田野。光福、西山等地有栽培。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多地有栽培。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

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①治伤寒头疼,寒热,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产前、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60g,藿香(去土)90g,甘草(炙)75g。上为细末,每服6g,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2g,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治暑月吐泻:滑石(炒)60g,藿香7.5g半,丁香1.5g。为末,每服一、6g,淅米泔调服。(《禹讲师经验方》)③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分,每服1.5g,水一盏半,煎至2g,温服,不拘时候。(《百一选方》)④治疟:高良姜、藿香各15g。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鸡峰普济方》)⑤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摘元方》)⑥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苏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