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藓
2025年08月10日
葫芦藓
【别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
【基原】为葫芦藓科植物葫芦藓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的全草。
【形态特征】植物体矮小,淡绿色,直立。茎单一或从基部稀疏分枝。叶簇生茎顶,长舌形,叶端渐尖,全缘;中肋粗壮,消失于叶尖之下,叶细胞近于长方形,壁薄。雌雄同株异苞,雄苞顶生,花蕾状。雌苞则生于雄苞下的短侧枝上;蒴柄细长,黄褐色,长2~5cm,上部弯曲,孢蒴弯梨形,不对称;蒴帽兜形,具长喙,形似葫芦瓢状。
【生境及分布】分布在阴湿的泥地、林下或树干下,产穹窿山、天平山、上方山、光福、胥口、西山等多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区。
全年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味淡,性平。入肺、肝、肾三经。具祛风除湿、止痛、止血之功。主风湿痹痛、鼻窦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①主治肺热吐血:葫芦藓60g,茅草根60g,侧柏叶30g,泡酒或熬水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②治跌打损伤:葫芦藓60g煎服,另取鲜草捣敷。(《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体虚者及孕妇慎服。
葫芦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