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针

松 针

【别名】猪鬃松叶、松毛、松叶。

【基原】为松科植物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的针叶。

【形态特征】乔木。幼时树皮暗褐灰色,老时灰黑色,裂成块片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冬芽银白色。针叶粗硬,2针一束;树脂道6~11个,中生,叶鞘宿存。球果圆锥状卵形或卵圆形,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鳞盾突起,横脊显著,鳞脐微凹,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种翅灰褐色,有深色条纹,长10~12mm。子叶7~8。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产穹窿山、天平山、光福、西山等地。我国辽宁、山东东部、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和湖南都有栽培。

全年可采,以腊月采者最好。采后晒干,放置干燥处。

味苦、涩,性温。归肝经。具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之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

①降血压:先将洗净松针切成三段,放水600mL,在砂锅或不锈钢器皿里煮,煮至300mL即可,作茶饮。②治历节风:松针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口五、六度。(《千金要方》[1]

松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