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蕨菜、如意菜、狼萁。

【基原】为蕨科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 Heller的根状茎及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黑褐色茸毛。叶远生;叶柄粗壮,光滑,淡褐色,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状三角形,近革质,有疏短毛,3回羽状或4回羽裂,小羽片斜展,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茎部楔形;裂片长圆形,圆钝头,全缘或下部有1~3对浅裂或呈波状圆齿,侧脉2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的联结脉上,沿叶缘分布。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草丛、路旁,产穹窿山、天平山、花山、上方山、光福等多地。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秋、冬采收,晒干或鲜用。

味甘,性寒。归肝、胃、脾、大肠经。具清热利湿,消肿,安神之功。用于发热,痢疾,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昏失眠,风湿性关节炎,白带,痔疮,脱肛。

治肠风热毒:蕨菜花焙为末,每服6g,米饮下。(《太平圣惠方》)

孙思邈:久食成瘕。《食疗本草》[17]:冷气人食之多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