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叶

桑 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幼枝有毛。叶卵形至阔卵形,顶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锯齿或多种分裂,表面无毛,有光泽,背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花单性异株,均为腋生的葇荑花序。桑椹果白色、淡红色、紫红色或黑色。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产各地。全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桑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蜜桑叶:取净桑叶,加炼熟的蜂蜜和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放凉。每50kg桑叶,用炼熟蜂蜜10~12kg。

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蜜炙后清肺润燥作用增强,多用于肺热燥咳。

①治阴虚喉痛,咽部干哽,虚火上炽,口舌生疮,以及一切阴虚引起之咽喉病患:鲜生地30g、鲜金斛30g、玄参12g、麦冬12g、桑叶12g、川贝9g、丹皮12g、甘草3g、枇杷叶五片,用梨汁30g冲服。(《吴门马氏喉科荟萃》)②治疗盗汗:冬桑叶9g、生黄芪30g、台白术30g、青防风6g、生甘草12g、杭白芍24g、粉归身24g,上药共为末,分包煎服,用 以 代 茶。(《郭守朴医学经验文集》[8])③治新邪外束,伏饮内停,咳逆气喘,痰吐不爽:节麻黄3g、苦杏仁10g、冬瓜仁10g、蜜款冬6g、生石膏(先)30g、炙桑叶6g、炒陈皮5g、粉甘草3g、茆根肉30g、炒蒌皮10g,煎服。(《陶君仁临证医验集》)④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所致咳嗽等:荆芥、桔梗、炙紫菀、炙百部、白前、炙甘草、炙陈皮、桑叶、佛耳草、砂糖、甜蜜素、山梨酸钾、95%乙醇,制合剂,180mL/瓶。(苏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止嗽合剂)

桑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