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慈姑

野慈姑

【别名】剪刀草、水慈姑、慈姑、燕尾草。

【基原】为泽泻科植物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的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沼泽草本。根状茎球形或长圆形。叶形不一,通常三角状箭形,顶端裂片的顶端与两侧裂片较顶端裂片略长,均长渐尖;叶的裂片较狭窄,往往呈飞燕状;顶端裂片长3.5~9cm,宽8~15mm,两侧裂片长4~18cm,宽6~11mm。花瓣白色,基部常带紫色,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扁平,边缘有薄翅。花果期6~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湖泊、池塘、沼泽、沟渠、水田等水域,产太湖水域。分布华东及西南各地。

夏、秋采收,晒干。

味辛、甘,性寒。归肺、肝、肾三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用于治黄疸、瘰疬、蛇咬伤、早泄、阳痿、月经不调。

①治黄疸病:野慈姑、倒触伞各30g。煨水服。(《贵州草药》)②治九子疡:野慈姑根、黄山药根、独脚莲根各等份。研末,以适量调甜酒敷患处。(《贵州草药》)③治蛇伤:野慈姑、一支蒿。捣绒,包患处。(《四川中药志》)

有小毒。体虚者慎用。

野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