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2025年08月10日
牛筋草
【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的全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基部倾斜向四周开展。叶鞘压扁,有脊,无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常有柔毛;叶片扁平或卷摺,无毛或上面常生有疣基的柔毛。穗状花序长3~10cm,宽3~5mm;小穗有3~6小花。种子卵形。花果期6~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路旁、草丛中,产各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备用。
味甘、淡,性平。归肝经。具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之功。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
①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60g,山芝麻3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②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连根洗去泥,纳乌骨雌鸡腹内蒸热,去草食鸡。(《本草纲目拾遗》)③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120g,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闽东本草》)
牛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