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
2025年08月10日
牵牛子
【别名】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基原】为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sgt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有刺毛;茎细长,缠绕,多分枝。叶心形,全缘,掌状叶脉。花序有花1~3朵;苞片2,细长;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短尖,外面有毛;花冠漏斗形,蓝色或淡紫色,管部白色。蒴果球形,种子5~6颗,无毛。花期7~9月。
【生境及分布】各地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常有。产穹窿山、天平山、上方山、光福、胥口、西山等多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常有分布。
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味苦,性寒。归肺、肾、大肠经。生品药力较猛,具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之功效。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等症。炒后可降低毒性,药性缓和,免伤正气,消积之中略寓健脾作用,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
①治痞满积聚,善能消水、消食、消痞、消痰、消气、消滞、消瘀、消痢、消蛊、消膈,并治痰迷心窍等症:香附240g、五灵脂240g、黑白丑半炒半生各30g,以上四味,醋糊为丸,每服3g。加上沉香15g,效力更大。(《春常在室医验录》)②治疗腹水为主:甘遂3g、大戟3g、黑牵牛10.5g、青皮15g、大黄10.5g、大腹皮10.5g、茯苓片10.5g、广木香4.5g、泽泻9g,每日一服,上下午煎服,忌盐。(《中医治疗血吸虫研究概要》)
有毒。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牵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