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草
2025年08月10日
酢浆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基原】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0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花期4~8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路旁、荒地、草丛中,产各地。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味酸,性寒。归手阳明、太阳经。具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①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9g。(《千金要方》)②治二便不通:酢浆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3g,调服一盏。(《摘元方》)③治尿结尿淋:酢浆草60g,甜酒60g。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④治痔:酢浆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外台秘要》[18])
酢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