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

【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

【基原】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全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无毛纤细披散草本。茎稍扁,从基部开始分枝。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长1~2mm,基部合生,顶部芒尖。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mm的花梗;萼管球形,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顶部渐尖,具缘毛;花冠白色,管形。蒴果膜质,扁球形,宿存萼檐裂片长1.5~2mm,成熟时顶部室背开裂。

【生境及分布】生长于海拔800m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地岩石上,多见于水田、田埂和湿润的旷地。在中国产于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安徽、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热带亚洲,西至尼泊尔,日本亦产。

根据播种时间一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在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为商品,一般一亩地可收干品300~350kg。

味微苦,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①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60~120g,羊蹄草30~60g,两面针根9g。水煎服。(《中草药处方选编》)③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白花蛇舌草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④治疮肿热痛:鲜白花蛇舌草洗净,捣烂敷之,干即更换。(《闽南民间草药》)

阴虚及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忌用。

白花蛇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