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
2025年08月10日
玉米须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
【形态特征】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花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①治水肿:玉米须60g。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②治肾炎,初期肾结石:玉米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③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④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⑤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⑥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③方以下出自《四川中药志》)⑦治糖尿病:玉米须30g。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⑧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⑨治脑漏:玉米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
玉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