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刘寄奴
【别名】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九牛草、苦连婆。
【基原】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的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部以上常分枝,上部有花序枝,被微柔毛。下部叶在花期时枯落;中部叶近革质,长圆状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不分裂,边缘有密锯齿,上面被微糙毛,下面色浅。头状花序极多数,无梗,密集于花枝上,在茎端及上部叶腋组成长达25cm的复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花筒状,白色;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微小,长圆形,无毛。
【生境及分布】野生于山坡、树林下。产光福等地。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9g,煎酒服。(《卫生易简方》)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疼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30g,当归(切,焙)、鬼箭羽各60g,桃仁(去皮、尖、双仁,炒)45g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60g,水一盏半,煎至2.4g,去渣,温服,空心食。(《圣济总录》)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15g,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30g。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纳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南刘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