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干

射 干

【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基原】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茎直立,实心,下部生叶。叶互生,扁平,宽剑形,对折,互相嵌叠,排成2列,基部抱茎,全线,绿色带白粉。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2叉状分枝,枝端着生数花,花梗及分枝基部均有膜质苞片;花被片6,2轮,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内轮3片略小,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橘黄色,有暗红色斑点。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具3纵棱,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向外弯曲。种子多数,近圆形,黑紫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多地有栽培。分布全国各省。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

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味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①治喉痹:射干,细锉。每服1.5g匕,水一盏半,煎至2.4g,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②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射干500g(切),猪脂500g。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③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射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