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

南沙参

【别名】沙参、白沙参、白参、羊婆奶、泡参、桔参、泡沙参、稳牙参、保牙参、土人参。

【基原】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茎高大,不分枝,无毛,少有毛。茎生叶3~6枚轮生,无柄或有不明显叶柄,叶片卵圆形至条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花序狭圆锥状,花序分枝(聚伞花序)大多轮生,细长或很短,生数朵花或单花。花冠筒状细钟形,口部稍缢缩,蓝色、蓝紫色,裂片短,三角形。蒴果球状圆锥形或卵圆状圆锥形。花期7~9月。

沙参: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互生,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至条状披针形。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种子棕黄色,稍扁,有一条棱。花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产穹窿山、天平山、光福、东山、西山等地。主产安徽、江苏、浙江、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

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①治燥伤肺卫阴分,或热或咳者:南沙参9g,玉竹6g,生甘草3g,冬桑叶4.5g,麦冬9g,生扁豆4.5g,花花粉4.5g,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g。(《温病条辨》)②治肺热咳嗽:南沙参15g,水煎服之。(《卫生易简方》)

风寒作嗽者忌服。

南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