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蒿
2025年08月10日
青 蒿
【别名】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细叶蒿、细青蒿、草青蒿、草蒿子。
【基原】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具较强挥发油气味。茎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谢;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斑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头状花序细小,球形,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花全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于河岸、砂地及海边。产穹窿山、天平山、花山、上方山、光福、东山、西山等地。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①治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6g,鳖甲15g,细生地黄12g,知母6g,丹皮9g。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②治少阳三焦湿遏热郁,气机不畅,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青蒿4.5~6g,淡竹茹6g,仙半夏4.5g,赤茯苓9g,青子芩4.5~9g,生枳壳4.5g,陈广皮4.5g,碧玉散(包)9g。水煎服。(《通俗伤寒论》)
产后血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者,勿用。凡产后脾胃薄弱慎用。
青 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