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蓼

水 蓼

【别名】辣蓼。

【基原】为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时下部斜展,分枝或不分枝,红褐色,有辣味,节常膨大,基部节上常生须根。叶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通常两面都有腺点,无毛或中脉及叶缘上有小刺状毛;托叶鞘筒形,紫褐色,顶端有睫毛。花序穗状,下部细长,花簇间断;苞片钟形,疏生缘毛和小点;花疏生,淡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深裂,有明显的腺点。瘦果卵形。花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产各地。分布于东北、华北、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在播种当年7~8月花期,割起地上部分,铺地晒干或鲜用。

味辛、苦,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

①治干霍乱不吐利,四肢烦,身冷汗出:水蓼、香薷各60g。上二味,以水五盏,煎取三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②治脚痛成疮:水蓼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候疮干自安。

水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

水 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