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二花、双宝花。

【基原】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幼枝密生柔毛和腺毛,髓小中空。叶卵形至长卵形,顶端渐尖或钝,基部近心形或圆形;花成对腋生,苞片叶状,萼管无毛,外面有柔毛及腺毛,先白色或略带紫斑后变黄色,甚香,二唇形。果黑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灌草丛中,产穹窿山、上方山、光福、西山等多地。分布于我国辽宁、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

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银花炭具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下焦及血分,多用于赤痢、疫毒痢。

①治小儿多发性疖肿:生大黄、炒荆芥、金银花三药等量,先将大黄、荆芥二药研末,金银花煎浓汁吸入药粉内,晒到接近干燥,再加适量蜂蜜为丸。(《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②治少阳阳明合病:生柴胡30g、炒黄芩10g、制半夏10g、生白芍15g、生枳实15g、生大黄15g、生甘草5g、龙胆草10g、金银花30g、元明粉10g,煎服。另玉枢丹0.6g×4支。(《临证心悟录》)③治痢疾:羌活3g、独活3g、前胡4.5g、柴胡1.8g、玉桔梗4.5g、炒枳壳4.5g、赤白苓12g、生甘草3g、金银花炭12g、杭白芍9g、红曲12g、神曲12g、荆介4.5g、防风4.5g、南楂炭18g,煎服。(《郭守朴医学经验文集》)

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

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