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

牡丹皮

【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基原】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形态特征】落叶亚灌木。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枝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裂片2~3浅裂或不裂。花两性,单生枝项;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先端呈不规则的波状,粉红色或白色。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选择栽培3~5年的牡丹,于秋季或春初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茎苗,剖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再剖取根皮晒干。前者称为原丹皮,后者称为刮丹皮。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9g匕,水一盏,煎至2g,去滓,温服。(《圣济总录》)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15g,干漆(烧烟尽)15g。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水牛角30g,生地黄240g,芍药90g,牡丹皮60g。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牡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