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肉质,形状和大小多变化。茎多分枝,稍有白粉。基生叶大头状羽裂,侧生裂片4~6对,向基部渐缩小,有粗糙毛;茎生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缺刻,很少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或白色。长角果肉质,圆柱形,长15~30mm,在种子间收缩,熟时变成海绵状横隔,顶端渐尖成喙;种子圆形,稍扁,红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及分布】多为栽培品,产各地。分布于全国。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①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②治百日咳:莱菔子,焙燥,研细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许,一日数回。(《江西中医药》)

气虚者慎服。

莱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