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2025年08月10日
鱼腥草
【别名】岑草、蕺、菹菜、紫背鱼腥草、紫蕺、菹子、臭猪巢、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折耳根、肺形草、臭腥草。
【基原】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多年生腥臭草本。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为叶鞘,基部扩大,略抱茎;叶片卵形或阔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常呈紫红色,两面脉上被柔毛。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总苞片4枚,长圆形或倒卵形,白色;花小而密,无花被。蒴果卵圆形,长2~3cm,先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地、沟边、塘边、田埂或林下湿地。产穹窿山、天平山、光福、东山、西山等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味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①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份。煎汤服之。(《滇南本草》)②治肺痈:鱼腥草,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③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9g。研末,桑枝30g,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④治肺病咳嗽盗汗:鱼腥草60g,猪肚子一个。将鱼腥草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⑤治痢疾:鱼腥草18g,山楂炭6g。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⑥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24~30g。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虚寒证及阴性外疡忌服。
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