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2025年08月10日
寻骨风
【别名】猫耳朵、地丁香、白面风、毛风草。
【基原】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 chiamollissima Hance的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茎细长,根状茎长,在土下延伸。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圆状心形,先端尖或钝,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尤以下面密厚;叶柄长1.5~4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4cm;苞片1,卵圆形,长约5mm;花被弯曲,上端烟斗状,内侧黄色,中央紫色;雄蕊6,花药贴生于合蕊柱周围;子房下位。蒴果椭圆状倒卵形,沿背缝线有宽翅,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草丛及路旁、田边,产穹窿山、香雪海、天平山、光福、胥口、西山等多地。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陕西等地。
5月开花前采收,去杂草,用抢洗法,洗去灰土,捞入筛内滤干水分,稍候片刻,取出切片3厘米长,晒干。
味辛、苦,性平。归肝经。具祛风通络,止痛之功。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睾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①治痈肿:寻骨风30g,车前草30g,苍耳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②治风湿关节痛:寻骨风15g,五加根30g,地榆15g。酒水各半,煎浓汁服。(《江西民间草药》)③治疟疾:寻骨风根长约四市寸,剪细,放碗内,加少量水,放饭上蒸出汁,分三次连渣服。每隔四小时服一次。最后一次在疟发前二小时服下。(《江西民间草药》)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寻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