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
2025年08月10日
苦苣菜
【别名】荼草、苦马菜、滇苦菜。
【基原】为菊科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的全草。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茎中空,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郭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头状花序直径约2cm,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舌状花黄色,长约1.3cm。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mm的白色细软冠毛。花果期3~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荒地、草丛中,产太湖、石湖、穹窿山等多地。广布我国各地。
冬、春、夏三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味苦,性寒。归心、脾、胃、大肠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①治肝硬化:苦苣菜、酢浆草各30g。同猪肉炖服。②治朴蛇瘴:野苦苣菜汁、灯心(浸水良久捻其末)。和服之。(《普济方》)③治慢性气管炎:苦苣菜500g,大枣二十个。苦苣菜煎烂,取煎液煮大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药膏一匙,大枣一枚。(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④治小儿疳积:苦苣菜30g,同猪肝炖服。⑤治对口恶疮:苦苣菜擂汁一盅,入姜汁一匙,酒和服以渣敷。(《唐瑶经验方》)⑥治壶蜂叮螫:苦苣菜汁涂之。(《摘元方》)⑦治吐血、咳血、咳嗽,痰带血,发热恶寒,肢体酸疼:苦苣菜捣汁一小盅、全秦归9g、怀熟地6g、杭芍3g、怀生地4.5g、粉丹皮3g、陈皮3g、川贝母3g、黑元参3g、白茯苓3g、天冬9g、浙麦冬6g、百合3g、甘草1.5g,不用引,水煎服。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
苦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