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射干
2025年08月10日
川射干
【别名】扁竹根。
【基原】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的根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淡黄色,节间较短。叶片质薄,淡绿色,剑形。花茎几与叶等长,单一或2分枝,通常有花1~4朵;苞片草质,长3~8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花被管长约3cm,外花被片倒卵形,基部柄状,内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反折,内化被片稍小,宽椭圆形,有爪,斜开展。蒴果长圆形至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各地有栽培。分布于江苏、山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全年可采,挖出根状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切段备用。
味辛、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食积腹胀,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①治喉症、食积、血积:川射干3~9g。煎服。(《江西中草药学》)②治水道不通:川射干(水边生,紫花者为佳)研自然汁一盏服,通即止药。不可边服补药。(《普济方》[12])③治跌打损伤:川射干3~9g。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江西中草药学》)
有毒。体虚者慎服。
川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