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2025年08月10日
薏苡仁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形态特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须根较粗。秆直立,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包被子卵形硬质总苞中,成熟后渐变珠状。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多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一般多为栽培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福建、河北、辽宁。
秋季果实成热后,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去净杂质,收集种仁,晒干。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15g(汤泡),甘草30g(炙),薏苡仁15g,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12g,水一盏半,煮2.4g,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②治风湿痹气,肢体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500g,真桑寄生、当归身、川续断、苍水(米泔水浸炒)各120g。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本草纲目》)
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薏 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