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附

香 附

【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

【基原】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每个花序具3~10个小穗,线形;颖2列,紧密排列,卵形至长圆形,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等长或过之;每颖着生1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边潮湿处。产各地。主产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区亦多有生产。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①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960g,缩砂仁240g,甘草(爁)120g。上为细末。每服3g,用盐汤点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500g,甘草(炒)30g,香附子(去皮毛,焙干)600g。上为细末。每服3g,入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③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60g,蕲艾叶15g。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④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份。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香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