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常见反应有哪些

1.接种“疫苗”后常见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后,常见反应往往是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引起机体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常见的反应分为局部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有疼痛感、红肿硬结,一般不会留下永久性损害(卡介苗瘢痕除外)。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也有宝宝伴有食欲缺乏、乏力倦怠等症状,如果反应程度较轻,不需要临床处理。

接种疫苗以后,医务人员会要求宝宝在医院留观30分钟,以防宝宝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对接种疫苗的局部,可以在24小时后用毛巾热敷,每天3次,每次10分钟左右,通过热敷可以减轻疼痛,也可以改善和促进局部组织吸收,避免硬结的发生。疫苗接种的当天宝宝不能洗澡,应给宝宝喝温开水,多休息,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如发热高于38.5℃,就要服退烧药,加强观察,疫苗接种后2天仍发热不退,伴有身体不适,需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