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得了佝偻病

6.宝宝怎么得了佝偻病

佝偻病是一类多种因素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骨化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发生于骨骺闭合之前的儿童生长发育期,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其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为常见,主要见于婴幼儿。中医对佝偻病宝宝有“夜啼郎”的称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营养性疾病。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使钙盐不能正常沉着,最终发展成骨骼畸形,同时还会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佝偻病早期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小儿易激怒、烦躁不安、睡眠不宁、夜惊夜啼、多汗盗汗、汗味异常、枕后脱发(枕秃);活动期的患儿有乒乓头,肋软骨沟,“手镯或脚镯”“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改变;到后遗症期,各种临床症状消失,中-重度佝偻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

佝偻病的治疗要略为减轻临床症状,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预防再次复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西医一般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肌内注射或口服,既可以用于预防,也可以用于突击治疗,同时服用适量的钙剂。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治疗,使“夜啼郎”能燥湿醒脾、补虚敛汗、胃纳增加、夜眠安宁、强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