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田畦来培育蝇蛆?
田畦培育蝇蛆方法简单,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是解决黄鳝养殖饲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选择背风、向阳、温暖、安静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北边最好置避风屏障如篱笆等。畦修成长3~4米、宽1~1.5米,4~5个为一组呈东西向,畦间埂宽15厘米、高20厘米,畦底要平坦,用前灌水3~6厘米,平整夯实后待用。以鸡粪、牛粪或猪粪少许和一定数量的酱油渣一起做基料(酱油渣成分一般含豆饼50%、麦麸30%、玉米面10%、盐分3%、水分5%左右),准备剁碎的新鲜或腐败的屠宰下脚料铺在基料上做诱料或产卵场,引诱苍蝇觅食并产卵,数量以每平方米1~1.5千克为最好,可使用少量的尿素和酵母。
铺好诱料后及时淋水,使基料表面含水65%,然后盖上塑料薄膜,确保基料、诱料有比较稳定的温度、湿度,并注意保持通气及严防暴晒。诱蝇量多少是培育蝇蛆产量的关键,所以诱料在当天10点前铺好后,要注意观察诱蝇量及影响诱蝇的因素,随时调整诱料的数量和质量,并增设避风和避强光的屏障,创造苍蝇前来觅食产卵的温度(25℃左右)及背风、温暖的环境条件。在阳光较强的情况下,诱料的表面容易失去水分而干燥,甚至成膜,直接影响苍蝇的觅食、产卵和孵化。为了确保产量和孵化率,在铺畦后的1~3天里,一定要注意检查诱料的湿度,保持诱料含水70%,不足时要随时淋水调节,并注意注入水的水温差要小,以免突然降低温度影响蝇卵的孵化和蝇蛆的生长发育,雨天来临之前要用塑料薄膜盖好,雨后及时撤去,保持培养基料的最佳温度、湿度和氧气。经过3~4天的精心培育与管理,蝇卵将培育成蛆虫。
在6月中旬后,一般平均气温都在23℃以上,这时是苍蝇活动、产卵、孵化、发育的适宜时期,若无降温或大雨袭击,培养4天后每平方米能育成老熟的蝇蛆2千克左右。收获要按照铺基料和撒诱料的时间顺序进行,否则不是蝇蛆太小,就是蝇蛆过老爬出田畦或是钻到较松的泥土里化蛹。具体方法是:利用较强的阳光照射,使培育基料表面升温,逐渐干燥,蝇蛆在光照强、温度高、湿度逐渐减少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自动由表面向田畦并趋向田畦培养基料底部方向蠕动,待基料干到一定程度时,用扫帚轻轻地扫1~3次,扫去田畦表层较干的培养基料,逐步使蝇蛆落到最底层而裸露出来,将蝇蛆收集到筛内,筛去混在其中的残渣、碎屑等物,集于桶内便可作饲料(活饵投喂时应用3%~5%的食盐水消毒,若留作干喂,用5%的石灰水杀死风干)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