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黄鳝烂尾病?

11.如何防治黄鳝烂尾病?

烂尾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黄鳝患病后,尾部发炎充血,继之尾部的肌肉开始出现坏死溃疡现象,严重时整个尾部烂掉,尾脊骨全部露在外面。病鳝在水中游动时反应迟缓,常常把头伸出水面,时间一长就会因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该病一年四季均很常见,各种规格的黄鳝都可能发生此病,且常伴随感染水霉病。

预防措施

①捕捞、换水、运输等操作要小心,防止鱼体机械受伤。

②尽量消灭寄生虫,防止寄生虫咬伤鱼体,以减少致病菌感染。

③用0.5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遍洒。

④每100千克鱼每天用3克诺氟沙星拌饲料投喂,连喂5天。

治疗方法

①用三氯异氰脲酸泼洒,使饲养水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4~1毫克/升。

②发病初期,用浓度为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涂抹鳝体患处,每天1次,连续多次。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饲养水中的药物浓度达到1~2毫克/升。

③用浓度为2.5毫克/升的土霉素溶液浸洗鱼体30分钟,再泼洒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使水体中药物浓度达到0.3毫克/升。

④用0.8~1.5毫克/升的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全池遍洒。

⑤每亩水面用五倍子1千克,加水3~5千克,煮沸20分钟,连渣带汁全池泼洒,使池水含五倍子浓度为每立方米1~4克。

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投喂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加强营养,以增强抗病力与组织再生能力。